
全球领先的加密电子通信网络(ECN)和交易软件即服务(SaaS)提供商 Finery Markets 的最新报告显示,场外交易(OTC)平台在最近的加密市场崩盘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稳定作用。这些平台通过抑制波动性和限制更广泛的系统性风险,成为市场的重要“减震器”。
上周五,比特币(BTC),作为市值最高的加密货币,比特币 $112,097.49一度从约 122,000 美元暴跌至 103,000 美元,其中大部分损失发生在深夜交易时段。大盘整体萎靡,许多替代加密货币出现巨额亏损,而原本被认为稳定的加密资产(如 Ethena 的合成美元 USDe、Wrapped Beacon Ether (wBETH) 和 Binance Staked SOL (BNSOL))也未能幸免。
USDe 在币安交易所一度跌至 65 美分,这主要归因于该交易所自身效率低下的问题,但在 Curve、Fluid 和 Bybit 等其他更具流动性的渠道上保持了相对稳定。
Finery Markets 强调,如果没有场外交易平台发挥其关键的减震作用,局部危机可能会迅速蔓延至整个市场。
该公司在与 CoinDesk 分享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这场危机突显了通过场外交易私人房间进行二级交易的价值。由于订单簿结构的根本差异,这种基础设施充当了抵御系统性传染的防火墙。”
Finery 进一步解释称,与依赖中央可见流动性的中心化交易所(如币安)不同,场外交易平台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私密环境,为每位参与者量身定制流动性。
该公司补充道:“这种暗流动性显著降低了系统性风险的扩散”,并表示私人房间能够避免因公共订单簿中的恐慌情绪而导致类似银行挤兑的动态。
场外交易平台与中心化交易所在提供流动性和执行交易的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场外交易平台,交易通常在买卖双方之间私下完成,或通过私人流动性池进行。机构投资者和大型交易者倾向于使用场外交易平台,以避免对现行市场价格造成影响。
相比之下,中心化交易所采用透明的订单簿机制,所有参与者都可以查看可用的买卖订单,从而创造可见的流动性。然而,这种方式也让市场更容易受到快速、恐慌驱动的波动影响。
场外交易量激增
在 10 月 10 日至 12 日的重大清算事件中,机构投资者纷纷寻求稳定,这一点从 Finery Markets 私人交易室交易量的激增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数据显示,这些私人房间的 BTC/USDT 和 ETH/USDT 交易对周环比交易量增长了 107%,远超中心化平台 48% 的增幅。与此同时,Finery 场外交易平台的买卖价差(衡量流动性的关键指标)大幅收窄,反映出市场深度和稳定性的提升。
Finery 与中心化交易所的买卖价差对比。(Finery)图表显示,Finery 上 0.01 BTC 的买卖价差明显小于 Coinbase、Bitstamp、Kraken 和 Binance 等主要中心化交易所的买卖价差。
换句话说,在 Finery 上进行大额交易比通过其他途径更加便捷且成本更低。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