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早些时候,在香港举行的亚洲比特币大会上,人们对数字资产金库(DAT)公司及其相对于其金库中所持有资产的滞后表现越来越感到失望。

“直接买ETF就行了,”Strive Asset Management首席执行官马特·科尔这样说道。把它搬上舞台在会议的一个小组讨论期间。

但在日本,情况并非如此。事实上,由于日本对股票和加密货币的税收待遇不同,在东京上市的DAT的表现始终优于比特币。

这些溢价并非偶然。它们体现了日本的税收优惠政策,该政策惩罚加密货币的直接收益,但以较低的税率和损失抵扣来奖励股票收益。

在日本,加密货币收益被视为杂项收入,与工资和其他收入合并计算,并按累进税率征税。最高收益可达 55%。

这些收益不能用其他来源的损失抵消,也不能结转至以后年度。股权收益则完全不同。它们单独征税,税率约为20%,允许亏损结转,且申报要求也简单得多。这种差异带来了明显的财务激励:直接持有比特币可能面临高额税负,而持有与比特币挂钩的股票则可以将收益留在税率较低的股权收益类别中。

想要投资比特币但又不想承担55%高额税负的投资者,几乎别无选择,只能竞相抬高持有比特币的公司的股价。美国公司享有中性税收环境,因此它们的股价很少会远高于其比特币持有量。

与此同时,东京证券交易所和日本交易所集团对他们自身税收制度助长的市场波动越来越感到不安。CoinDesk此前报道他们已经开始警告各公司注意借壳上市策略,加强审计,并发出信号称,DAT 模型可能会使散户投资者面临他们并不完全了解的风险。

亚洲其他地区也在进行类似的对话,包括香港、印度和澳大利亚的监管机构。据报道,他们对此感到担忧关于这种结构,他们正在劝阻上市公司不要采用这种策略。

在日本,DAT磁带可能很快就会失去光彩。该国税务机关正在考虑一项变更关于加密货币的税务处理。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失去税收优势后,在东京上市的DATs将迅速失去吸引力。“直接买ETF”或许最终也会成为在日本同样适用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