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简主账户框架:特点与目标
“精简型”主账户,或称“支付账户”,是美联储传统主账户的一种限制访问版本。这些账户专注于提供资金转账等核心支付功能,但不包括从美联储贴现窗口借款、余额赚取利息或使用日间透支等特权。正如[The Crypto Basic]报道的那样(链接),还提出了余额上限和风险控制措施,以限制风险敞口,保护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
该框架旨在解决历史上存在的银行排斥问题,例如“瓶颈行动2.0”(Operation Chokepoint 2.0)。正如[CommStrader]报道的那样(链接),加密货币公司在传统金融基础设施方面长期面临障碍。通过允许非银行实体融入美国支付体系,美联储展现了其促进创新并维护金融稳定的决心。例如,[Coinpedia]认为,像Ripple这样的公司可以绕过中介银行,降低运营成本并提高跨境交易效率(链接)。
全球与美国的监管背景
金融稳定理事会 (FSB) 强调了对加密资产进行全球一致监管的重要性,提出了“相同活动、相同风险、相同监管”的原则。虽然其框架解决了稳定币和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的风险,但也指出了不同司法管辖区在实施方面存在“重大差距和不一致”。根据[PYMNTS]的分析(链接),这些缺口可能导致监管套利,包括资本缓冲不足和跨境合作问题。
在美国,美联储对主账户的分级审查制度更加复杂。一级机构(如联邦保险银行)享有简化的审批流程,而三级实体(如缺乏联邦监管的加密货币公司)则需接受严格审查。德勤指出(链接),“精简”账户或许能提供一种中间立场,但挑战依然存在,特别是对于不受联邦监管的公司。
对机构采用的影响
拟议的框架可以通过规范传统金融基础设施的访问来促进机构对加密资产的采用。对于加密资产管理公司而言,这意味着减少对中介机构的依赖并提高运营效率。然而,正如[Decrezo]所概述的那样(链接),遵守反洗钱/了解你的客户 (AML/KYC) 法规以及客户资产隔离仍然至关重要。金融稳定理事会 (FSB) 对风险管理和资本要求的重视进一步凸显了健全治理的必要性。
包括养老基金和对冲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也可能受益于更清晰的监管路径。美联储与金融科技创新者的合作,正如其在支付创新会议上所展示的那样,标志着美联储与其他机构在金融基础设施现代化方面的协同努力。
挑战与风险
尽管该框架潜力巨大,但仍面临诸多障碍。美联储的分级审批流程可能继续限制高风险申请人的准入,而全球监管的不一致也可能使跨境业务复杂化。此外,圣路易斯联储指出,缺乏余额利息和贴现窗口准入可能会阻碍寻求流动性优势的公司(链接)。
结论
美联储的“精简”主账户框架是将加密资产纳入主流金融体系的一次深思熟虑的尝试。通过平衡创新与风险管理,美联储旨在构建一个更具包容性和韧性的支付生态系统。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一转变标志着机构对加密资产管理的信心日益增强,但对监管和运营风险的警惕仍然不可或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