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在2024年喀山金砖国家峰会上明确表示,金砖国家并非试图废除美元,而是寻求通过建立替代金融体系和本币贸易来应对美元的“武器化”。普京强调:“我们并非拒绝美元,但如果他们不让我们与美元合作,我们只能寻找其他替代方案。” 这一表态与金砖国家为实现贸易结算和支付机制多元化所做的努力相一致。目前,金砖国家内部近一半的贸易已采用本币进行。
随着金砖国家集团扩展至10个成员国(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埃及、埃塞俄比亚、伊朗、阿联酋和印度尼西亚),减少对美元依赖的举措也在加速推进。其中一项关键进展是推出金砖国家支付系统(BRICS Pay),这是一套去中心化的支付平台,旨在绕过美国主导的SWIFT系统,促进各国货币交易。与此同时,关于建立以黄金为基础的“金砖国家货币单位”的讨论也逐渐升温,尽管尚未有具体时间表。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金砖国家经济总量占全球GDP的37%,为其推动多极金融秩序提供了强大动力。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威胁称,如果金砖国家推进去美元化进程,将对其征收100%的关税。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回应称:“如果美国通过武力迫使各国使用美元,只会进一步强化转向本国货币的趋势。” 巴西总统卢拉·达席尔瓦则重申了金砖国家削弱美元主导地位的决心,并表示“金砖国家+致力于不惜一切代价终结美元霸权”。然而,印度对统一货币的构想保持距离,其官员澄清称,去美元化并非金砖国家的正式目标。
尽管金砖国家的努力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挑战依然不容忽视。成员国之间的经济政策差异(如中国的货币管制和俄罗斯面临的制裁)使协调变得更加复杂。此外,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根深蒂固地位——2023年占国际支付交易的48%——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分析人士指出,尽管金砖国家的去美元化努力可能会逐步削弱美元的主导地位,但美元的流动性、稳定性和制度信任使其难以被取代。目前,金砖国家的重点仍是扩大本币贸易和测试基于区块链的支付系统等务实举措。
金砖国家的扩张及其战略协调反映了全球经济向多极化转变的趋势。通过推广替代性金融基础设施和促进南南贸易,金砖国家希望保护成员国经济体免受西方制裁和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然而,要实现一个有凝聚力的货币战略,仍需克服内部分歧以及来自美国及其盟友的外部阻力。正如普京所言,“任何替代性方案的制定都更像是一个中长期目标”,这凸显了金砖国家去美元化议程的渐进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