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特朗普就任总统的第三天,他首次针对比特币国家储备议题作出回应。1月23日,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旨在优化加密货币监管框架,确保美国在全球数字资产领域的领导地位。为兑现建立比特币国家储备的竞选承诺,特朗普指示白宫加密主管、财政部长及证监会主席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建特别工作组,评估数字资产储备的可行性,并制定相关标准。此外,该行政命令还提到,国家储备的数字资产可来源于执法行动中没收的加密货币。
然而,市场对这一政策的反应较为冷淡。Polymarket数据显示,特朗普在100天内实现比特币国家储备的概率从30%上升至40%,但比特币价格在短暂上涨后迅速回落。具体而言,比特币从102,500美元飙升至106,000美元,盘中最大涨幅达3.4%,但随后6小时内回吐所有涨幅。分析认为,长效比特币国家储备机制需要坚实的法律基础,而美国国会决策效率低下,短期内难以达成共识。例如,META推出的Libra项目便因国会论证无果而被迫终止。
鉴于建立长效比特币储备机制的复杂性,特朗普政府倾向于采取象征性措施,即将美国法警局保管的比特币转移至财政部下属的特别基金(如外汇稳定基金)或其他财政计划,并宣布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不予出售。尽管这可能涉及财政预算调整,但在共和党占优的国会通过的难度并不大。
此前,市场对比特币2025年走势的乐观预期主要基于政府参与的假设。若比特币能像黄金一样,在美国国家储备和养老金中占据一定比例,加密市场预计将迎来约500亿美元的增量资金流入,推动比特币价格突破15万美元。然而,随着政府增持预期的落空,比特币2025年的上涨空间或将大幅缩水,这也解释了为何我们此前预测今年比特币的涨幅可能仅为30%至40%(目标价122,000美元至130,000美元)。
尽管特朗普1月23日的加密新政总体中规中矩,但部分措辞的变化仍透露出新的机会。例如,将国家储备的目标从比特币扩展至整个数字资产领域,这对ALTS代币构成重大利好。其中,以太坊(ETH)被认为是最有可能被纳入国家储备的ALTS代币,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ETH是美国政府持有的第二大加密资产(总计53,900枚),直接划转至国储十分便捷;二是以太坊现货ETF已在纽交所上市,合规基础完善。此外,特朗普家族旗下的WLFI近期多次增持ETH,其投资组合中ETH和stETH的持仓占比高达72%,似乎暗示了某种未公开的利好消息。
与此同时,市场正掀起一场“拯救以太坊”的讨论热潮。Lido、Curve、Aave等知名项目的创始人纷纷加入讨论行列,提出的建议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加强以太坊L1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其与高性能公链(如SOL、SUI)在成本和效率上的竞争力;二是减少L2对L1资源的过度依赖,强化L1与L2的协同关系,并增加ETH在L2中的应用场景;三是改革以太坊基金会,裁撤低效部门,制定更具吸引力的激励机制,并增设对外营销窗口。
在社区压力下,Vitalik Buterin终于表态,表示支持L2扩容方案,但将对L2征收“过路费”。过去,许多L2项目在享受L1安全性保障的同时,却不断推动去以太坊化。例如,通过挖角以太坊主网项目、减少ETH在L2中的抵押和消耗场景等方式削弱以太坊的生态影响力。典型的例子是,一些L2项目逐渐用治理代币取代ETH作为处理节点抵押品或网络GAS的位置,导致以太坊生态被大量估值数十亿美元的治理代币“吸血”。在L2高速扩张的时代,向L2收取通道费用或会员费被视为合理且必要的举措。总之,重建L1和L2的协同机制已成为提振以太坊基本面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综合来看,笔者认为以太坊仍有较大可能被成功“抢救”。凭借其去中心化和生态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可质押以太坊ETF、混合型ETF和国家储备以太坊等潜在利好逐步落地,以太坊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量买盘。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