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着1.05万亿美元资产的德意志银行近日发布报告称,到2030年,包括德国央行在内的多国央行可能会购买并持有比特币。该报告指出,随着全球对数字资产兴趣的增加,比特币有望在未来五年内成为储备资产的一部分,并与黄金形成互补。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认为,多个信号表明比特币正逐步走向成熟。例如,其30天波动率预计将在2025年8月降至多年低点,市场深度也在增强,同时主要司法管辖区的监管框架正在逐步完善。德意志银行分析师Marion Laboure甚至预测,比特币未来几年可能成为“数字黄金”,这一观点与Strategy首席执行官Michael Saylor近年来的主张不谋而合。

只要美国、欧盟和亚洲地区的监管透明度持续提升,德意志银行提出的这一假设很可能成为现实。当前,美国正致力于推动加密货币创新,力图成为全球加密行业的领导者;与此同时,欧盟和亚洲国家也在逐步跟进。例如,美国和英国于今日宣布成立一个加密货币特别工作组,旨在加强两国在加密领域的监管合作。在欧盟和亚洲,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也在完善加密货币行业的牌照制度和审慎要求。总体来看,监管环境正朝着更加清晰的方向发展,但时机仍是关键。

此外,德意志银行在报告中列举了以下可能推动比特币在各国央行中崛起的主要因素:

多样化:通过增加储备货币种类(如比特币),实现超越美元、欧元和黄金的多元化配置,从而更均衡地管理风险。

地缘政治:全球市场的分化以及制裁的频繁实施促使各国寻找被视为“中性”的资产,以在压力时期提供稳定性。

基础设施:机构托管服务的进步以及更清晰的会计标准正在减少操作摩擦,为比特币的广泛采用铺平道路。

德意志银行强调,各国央行应考虑持有并投资比特币的主要原因包括:分散储备资产、降低美元冲击的风险、以及对冲通胀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然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条件包括明确的监管规则、高流动性、安全的托管服务以及可控的波动性。若缺乏这些保障措施,比特币在储备资产中的作用将受到限制。